
清朝巡抚年羹尧,在年仅30岁时便被康熙帝破格提拔为四川巡抚,成为了清朝史上最年轻的巡抚。然而,除了年羹尧之外,还有一位同样年轻的高级官员,他就是两江总督尹继善,年仅35岁时便升任总督。乾隆皇帝得知此事后,不禁感慨:“八年至总督,异数谁能遇”。这句话无疑是在赞叹尹继善的非凡才能和罕见的升迁速度。
尹继善的父亲尹泰,因儿子得到提拔,也因此被升为大学士。可令人感到讽刺的是,尹继善的母亲徐氏,却并未因为儿子的权势而得到应有的地位。徐氏不过是尹泰的侍妾,在清朝的封建社会中,侍妾的地位是极为低下的,她无法享有如嫡妻般的尊崇和权利。雍正皇帝却因为对尹泰的赏识,做出了一道令人意外的圣旨:
“七旬大学士尹泰,先跪拜新册封的诰命夫人徐氏,再谢圣恩。”
展开剩余76%这道圣旨令尹继善感动不已,甚至涌上眼眶。许多人可能难以理解,为何尹继善不因父亲受辱而愤怒,反而对雍正充满感激?
尹泰的本名是章佳氏,来自吉林,他的家族曾因投靠努尔哈赤而成为镶黄旗人。尹泰曾在康熙时期担任高级职务,但因健康原因提前退休,在锦州休养。他的儿子尹继善是尹泰的第五子,生母是一个侍妾。在清朝的封建家庭中,侍妾的地位往往微不足道,尹继善与母亲往往受到尹泰嫡妻的轻视与排挤。尽管如此,尹继善却表现出卓越的才智,成为家中唯一一个脱颖而出的子嗣,深得尹泰的宠爱,父亲经常在人前夸奖他。
康熙六十年,即1721年,尹泰家迎来了一个重要的客人——当时的雍亲王。由于雍亲王代替康熙前去祭祀三陵,途中遭遇暴雨,不得不在尹泰家中歇息。尹泰欢天喜地地安排好雍亲王的住宿,两人谈得非常愉快。雍亲王对即将继承皇位充满信心,因此在闲谈中提到是否有适合的人才能为他所用。尹泰这时提到,自己的五子尹继善明年将赴京赶考,雍正立刻表示希望尹继善能先拜访他。
然而,事与愿违,第二年康熙驾崩,科举考试被推迟。直到雍正继位后,特开恩科选拔人才,尹继善依然决定依靠自己的实力参加考试。最终,他果然顺利中进士,并在殿试时大胆自我介绍,表明自己是尹泰的第五子,曾有约与雍正会面。雍正对尹继善的自信深感欣赏,便特意钦点他为第四名进士,并将其留在身边,担任私人秘书。
尹继善因为在儒学上的造诣,深得雍正的赏识,迅速成为了皇帝身边的重要人物。雍正皇帝一向重视人才,因此他不断提拔尹继善,甚至连尹泰也因儿子的功绩被提升为一品大员。尹继善的仕途可谓如日中天,六年后,他便升任江苏巡抚,继续展示出非凡的政治才能。
雍正十年,年仅35岁的尹继善被任命为云贵总督,成为了清朝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督。这一切,都源自于雍正对尹继善的器重和信任。雍正甚至爱屋及乌,把尹继善的父亲尹泰也一同提拔,直至尹泰成为了兵部尚书。
在尹继善上任前,按惯例,他需先回京述职,再赴新任职地。而雍正关心地问道:“你母亲可好,可有诰命封赏?”这一句话不禁触动了尹继善的心弦,他回想起母亲在家中的低微地位,差点忍不住落泪。雍正看到尹继善如此伤感,便立即意识到尹继善母亲的尴尬境地。于是他下令给徐氏封诰命,并命令尹泰先跪拜徐氏,再叩谢圣恩。
对于尹泰来说,面对这样的圣旨,真是进退两难:不跪会被视为抗旨,跪下则是自降尊严。最终,尹泰只能带着嫡妻一起跪拜徐夫人。自此以后,徐夫人的地位得到了提升,尹泰的嫡妻也不敢再对她作威作福。
尹继善看到母亲终于能够抬起头来,心中充满了感激,对雍正感恩涕零。尹继善在任职期间,积极参与赈灾、治理水患、平准平回、统一新疆等事务,为国家贡献了自己的力量。他任职最长的东南地区的百姓,都深受其恩。尹继善去世后,百姓为他设立画像,士兵和民众都在哀悼他,哀声四起。可以说,尹继善以实际行动回报了雍正的深恩。
发布于:天津市天宇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